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0个教学单位、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9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 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69人,其中教授674人,副教授779人。学校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7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4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1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7134人,其中本科生11163人,硕士生10489人,博士生3941人,留学生1541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6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球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65万余项,共获得经费30.22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4至2017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4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1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索邦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7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8年8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2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6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等83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00余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299万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并入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多万人。学校是国家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代表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同时,学校多学科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力军。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就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和青年成长成才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学校现有在校生17233人,其中本科生9488人,研究生6905人,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840人;教师912人,教学科研岗教师中教授319人,博士生导师197人、硕士生导师663人,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90.90%。 学校设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共18个教学单位。另设有11个在编科研机构、10个新型研究机构、3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学研究院、法律史学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证据科学研究院),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人权研究院),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法学教师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单位。由中国政法大学牵头组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是首批经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14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参与组建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第二批获得认定的24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牵头组建的“马克思主义与全面依法治国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金融工程、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翻译、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共24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9个一级学科参评并全部上榜,其中法学进入A+档,并列全国第一,政治学排名全国第八,社会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取得较好成绩。 学校先后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其中有实质合作的世界五百强高校占比60%。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千余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数百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2008年建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挪威共建4所海外孔子学院。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办成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沿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四任院长李铁映,第五任院长陈奎元,第六任院长王伟光,现任院长谢伏瞻。 建院前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有经济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所、法学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情报资料研究室等14个研究单位,总人数2200多人。 从1977年至1981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后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现为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研究和出版单位。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为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这个时期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 1981年以后成立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文献信息中心、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所、台湾研究所和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重点学科120个。全院总人数4200多人,有科研业务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中级专业人员1200多名。他们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 科研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是与国家五年计划的实施同步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除组织各研究所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外,还根据国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和各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确定院重点项目和所重点项目。同时积极承担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任务。重点研究项目通常是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的,参加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接受院、研究所的委托或自愿选择研究任务。许多重大课题,由多学科的学者参加,利用多学科综合优势,进行研究。也有一部分科研业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独立地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的积累和利用,是各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综合性的图书馆,绝大部分研究所设有专业性的图书馆,拥有古今中外的基本文献资料,馆藏图书已达537万余册。其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善本典籍、珍本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和各研究所,分别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图书资料交换关系,并通过各种动态性、资料性刊物和文献题录、论文索引等信息载体,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学术信息。 学术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些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在交流规模上,从1978年10多批数十人次发展到1995年1398批、4100多人次。在地区分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交流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国外约200多个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基金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交流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交流协议。交流对象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的元首、政府总理、内阁长官及政界、学界著名人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访问、讲演,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国际机构代表以及海外记者也经常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学术访谈。频繁的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而且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对外交流,有互派学者考察访问、开展合作研究、互派长期留学进修生、举办双边或多边学术研讨会、互邀学者讲学等多种形式。近年来,各个学科,无论是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传统学科,还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制建设和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在对外学术交流中都得到了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更加活跃。 日益发展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对繁荣中国社会科学事业、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对外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对外学术交流,促进重点科研项目和学科发展。一批研究人员通过留学进修和访问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业务上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许多人已成为科研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科研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术著作、科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资料翻译和文献整理等形式向社会各界提供科研产品。建院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4293本,科学论文54517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7268份,翻译著作2787本,翻译论文16108篇,以及相当数量的古籍整理、校勘、注释、各种工具书和普及读物。年平均出版学术著作300本、科学论文3890多种、研究报告510多篇。 这些科研成果阐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咨询;为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施方案;整理和弘扬传统历史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推动学科建设。许多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考古》、《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文学评论》、《世界经济》等82种学术刊物,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学术信息。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宗旨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和经济管理出版社也出版了大量社会科学研究著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免联考深圳维多利是香港亚洲商学院深圳分教点,我们专注MBA已经15年,我们有好的产品和专业的团队,公司发展迅速,我们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深圳市维多利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是在职mba,在职emba知名企业,香港亚洲商学院专注MBA教育20年,2003年由香港政府批准成立,2005年在大陆开始开展面授课程,至今有15个校区正常开班上课,遍布在深圳,东莞,广州,中山,佛山,江苏,厦门,南京,成都等地区.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NKU),简称“南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是“学府北辰”之一。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截至2018年5月,南开大学占地445.1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4.00万平方米;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8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专任教师204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568人,其中本科生15120人,硕士研究生8065人,博士研究生3383人。 历史沿革 初创时期 私立南开学校 南开大学由张伯苓和严修创办。1919年2月10日, 南开学校举行开学典礼;9月7、8日,南开大学招生考试。9月25日,南开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初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 1920年秋季,许桂英考入南开大学文科,开了南开大学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1921年,增设矿科(1926年停办)。 1922年3月,学校租定八里台村北村南公地两段共400余亩,兴建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教员住宅。 1923年6月,学校秀山堂、第一、第二男生宿舍、女生及教员住宅共9所全部竣工后,立秀山铜像以资纪念,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建筑及设备费12万5千元,河南袁述之捐款7万元,开始兴建科学馆。8月,南开大学正式迁入八里台新校址。学校设文、理、商、矿四科外,增设预科,南开大学初具规模。 1927年至1937年,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卢木斋捐资10万元,开始兴建“木斋图书馆”。192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29年,改科为院,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及医预科,共13个系。 1930年,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原文理、商三科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同时在理学院增设电机工程系,其后两年相继成立化学工程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到抗日战争前夕,南开大学已经成为拥有3个学院、12个系和2个研究所的高等学府,学生429人,教职员110余人。 1931年,商学院与文学院经济系及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学院;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陈芝琴捐资建成“芝琴楼”,这个时期,办学规模有了较大发展,设备更加完善;1932年,设立应用化学研究所。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学校规模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 [7] 短暂发展 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1937年7月,南开大学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 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 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 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 国立南开大学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私立南开大学七所中国高校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探索前进 南开大学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 新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中央领导也曾先后视察南开。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 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 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80年代前,长期停滞于9个系的设置,即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中文、外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系。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 1966年至19 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81年11月26日,南开大学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 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首批高等学校博士点重点学科的评选中,南开大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共11个,位列高校第七。 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 1995年12月,南开大学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 2000年12月25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进入首批国家教育工程“985工程”。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9年,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确定南开大学等13所高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2010年3月7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筹备建设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5月14日,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划转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成立。 2013年,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12月,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究生院获批设立。 2015年7月,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暨国家新材料研究院揭牌成立。8月,南开大学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9月,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建成启用,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 2016年8月3日,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在河西区微山路4号(原天津市第四医院)揭牌成立。 2017年9月,南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为36所A类高校之一。 2018年1月,南开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挂牌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名单。5月,南开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南开大学入选。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46人,其中,博士生导 师774人、硕士生导师865人,教授782人、副教授8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7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973”和“863”首席科学家18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2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0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4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天津市杰出人才5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21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100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5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55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2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3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2个。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彼得·杜赫提等,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法国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被学校聘为名誉教授,并有一批海内外学者、政治家、企业家任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2018年5月,学校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35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点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3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 博士后流动站: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控制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社会学、哲学、政治学、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学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化学、理论经济学、光学工程、历史学、应用经济学 独立设置的其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动物学、微生物学 、农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企业管理、环境科学、中国古代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植物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世界史、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统计学 天津市第四期重点学科(2011年):哲学、中国史、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世界史、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法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生物学、植物保护、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2017年):哲学、世界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法学、化学、植物保护、政治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社会学、生态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考古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中国史、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世界史、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学、化学、软件工程、社会学、生物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公共管理、考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博士点:农药学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文学思想史△、保险学△、金融工程△、精算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党的建设 、专门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国考古与古代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博物馆学理论与博物馆实务、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世界专门史(国际关系史)、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生命信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人工智能、环境管理与经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环境史△、数理经济、生物信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中国史、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世界史、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学、化学、软件工程、社会学、生物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公共管理、考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心理学、植物保护、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药学、美术学、设计学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物流学△、国际事务与公共政策、文艺评论与创作△、城市发展与管理、信息安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公共政策、保险学△、金融工程△、精算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党的建设 、专门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国考古与古代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博物馆学理论与博物馆实务、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世界专门史(国际关系史)、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生命信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精细化学品化学△、人工智能、环境管理与经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点:环境史△、数理经济、生物信息学△、服务科学与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硕士、农业硕士、应用统计、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全科医学)、税务硕士、口腔医学、国际商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保险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审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社会工作、工程管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光学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应用心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学科评估 2007—2009年,在教育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南开大学经济、数学、化学、历史学科名列全国前三,全国前三学科数达6个,位居高校第七;全国前十学科总数达到十四个,位列高校第九。 2012年,南开大学29个一级学科参评,共有20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十,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 2017年12月,南开大学35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有5个学科进入前5%,14个学科进入前10%,23个学科进入前20%,29个学科进入前30%。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8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4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7个,天津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1个研究机构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专业性智库(经济领域高校A类智库),6个研究机构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3个研究机构入选天津市高校智库。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名 学校中文校名标识采用毛泽东主席1950年手书“南开大学”字体。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初称“私立中学堂”,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此后得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起建校舍。该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南开”地名由此而来。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是学校称“南开”之始。 1950年,南开大学学生会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为南开题写校名。毛泽东很快回信,并题写了好几幅“南开大学”,嘱托挑选一幅最满意的使用。经过挑选,最终确定了现在使用的这幅题名。 校徽 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2004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 南开大学标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 学校校徽 。其中,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校标”。 南开大学校徽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 校标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简约明快,表征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 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学校徽章为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本科生用徽章为白底青莲紫字,研究生用徽章为青莲紫底白字,教师用徽章为青莲紫底银字。 现了南开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直为南开人所喜爱、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开标识物均以之为基调,网页与宣传品等也常常用此颜色。 在实际使用中,南开校色依明度可展开为10个色阶,不同色阶可作为标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为背景色 校旗 校徽 学校校旗为青莲紫色旗帜,中央印有白色字体的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 校钟 在南开主楼后广场上,悬挂南开精神的象征——校钟。 两边铜铸支架也呈钟型,支架上架一横梁,校钟悬挂其上,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都会鸣钟纪念。 校钟系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铜钟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重达一万三千余斤。1904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后海光寺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铜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南开建筑被毁,大钟亦不知所终。战后学校多方查索校钟,但杳无无音。1997年7月,学校决定重铸校钟,由王钟泉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新南开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钟上文字由书法家康殷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 吉祥物 南开大学的吉祥物为南小开。南开大学始建于1919己未羊年,以羊为吉祥物可彰显南开校史悠长。在中华文化中羊常有踏实肯干、温和乐群、长于开拓之高风,恰与南开“允公允能”相协相映,而山羊取义于八音之首羯鼓,有礼乐和谐之意,在西方文化中羊亦是象征纯洁的图腾。山羊“小开”也表达了南开师生能够齐心协力,锐意创新,争做学界“领头羊”的美好期待。 精神文化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表达了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 在南开初创之时,校父严修便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1934年,校长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以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南开校训作为一种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启迪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鼓舞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校训中文标准字体源自1962年4月吴玉如为张伯苓校长夫妇合葬墓碑撰写的碑文拓片,后加以标准化处理。
南昌大学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是江西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和抚州5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520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开创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先河。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时深情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学校视察,就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发表重要讲话,并勉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希望当代大学生珍惜韶华,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部、社科学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00多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2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20个领域),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的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进入ESI世界排名前2.2‰,临床医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4‰,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2‰。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3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392人(其中专任教师2516人,正副教授1416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学校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等一批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的典型。 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5213人,各类研究生14980人,国(境)外学生1400余人。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立了“际銮书院”,推行跨学科、跨学院培养人才的改革。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2018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是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顺利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具备扎实的办学基础。现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4个本科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 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59项,立项经费达1.06亿元,立项数排名全国第26位,其中获批2项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8项,其中获批3项基金重点项目、2项基金重大项目。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江风益教授团队“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摘得2015年度唯一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学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先后在Science、Nature子刊和Cell Stem Cell上发表。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5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共建了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高校共建了俄语中心,建立了10个海外实习基地。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合作办学,是国内生物医学领域最高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分别在法国、西班牙与印度尼西亚设立了孔子学院与孔子学堂,在俄罗斯设立了汉语研究中心。具备香港、澳门、台湾免试招生资格,近几年共有30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 进入新时代,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奋力开启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提升办学治校、服务国家地方新境界,开创“育人为本、创新引领、合建驱动、改革攻坚、实干兴校、拼争一流”新局面,书写创建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辉煌的奋进之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阳区。学校校园规划精致,环境优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受中央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2年,中央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对外贸易部,受对外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195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由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正式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蒋庆哲,校长王稼琼。 历经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等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大学。目前,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及17个学院,并设有体育部和文化艺术教学部;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本科专业46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学校还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及外国专家。这是一处群英荟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师里新秀辈出。大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担任政府学术机构成员的专家学者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在国外留学或进修过,教学科研水平高,许多人被评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选国家优秀人才培养工程。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5200余人,来华留学学历生25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外贸、金融、会计、教育科研等行业领域及国家机关、中国驻外商务机构,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贸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学术研究在我国对外经贸科研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设有110余个研究单位,其中中国WTO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图书馆文献总量180余万册(件)。学校主办并公开发行多种学术刊物,其中《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日语学习与研究》、《Journal of WTO and China》(WTO与中国)等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学校出版社每年出书百余种,在高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学校也是国家培训高级经济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设有政府委托或与外国合办的多个高级在职培训机构。 学校于1989年11月在国内率先成立了校董会。李岚清为首任校董会主席,荣毅仁、霍英东等任名誉主席,吴仪为第二任校董会主席。2011年9月,校董会第三届会议选举施建军为第三任校董会主席,石广生、刘鸿儒、陈元为荣誉主席。校董会的建立,对于学校的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政府机构、企业家、财团、大公司等纷纷向学校捐资设立基金或奖学金,许多国际著名的跨国企业成为学校的赞助团体。目前,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奖教金等20余项,院系级基金则更多。学校与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开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面向世界办学的特色更加鲜明。 面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学校倡导追求卓越、创造精品的理念,坚持办精品大学、控制办学规模,办特色大学,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之路,加强国际化建设,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作为长期愿景和历史使命。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Jinan University),简称“”暨大(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始建于1906年,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领导 ,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最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最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最早创设商科的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学校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全日制学生38485人,其中本科生27241人,研究生11244人,外国留学生14388人;有专任教师233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含特聘、讲座、青年长江)16人,杰青、优青获得者35人,“珠江学者”43人,教授682人,副教授866人,博士生导师741人,硕士生导师1547人。1918年3月1日,暨南学校补习科正式开课。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1918年5月,学校研究后决定变通章程,并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凡国内高等小学毕业,其父兄或保护人现在南洋经营商业者,又师范科华侨学生有缺额,而国内学生有赴南洋为教师之志愿,且具有相当资格者,均得适用入学手续,准予入学试验。”
沈志坤课程沈志坤,浙江大学四大名嘴之一 国内知名律师,量子教育联合创始人、校董,担任国内数十家大型企业法律顾问,今日头条、百度等多平台法律领域头部大v,全网粉丝500万+,课程观看人次超15亿+。
海文考研万学教育是致力于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学业与职业发展的翘楚机构。自2007年启动运营至今,凭借先进教育技术和优异培训效果,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教育领域,连续十四年以显著优势,始终雄踞行业翘楚。万学教育旗下海文考研是中国研究生考前培训事业的杰出机构,代表中国考研培训界的先进水平。
美国丘博学院美国丘博学院成立于1965年,大量华尔街金融精英毕业于此校,一大批蜚声海外的大师级学术领袖与知名人士曾在此校任教或求学。美国丘博学院立足于培养国际商业精英,使有志于从事工商企业管理人士在财会、金融、管理和市场等诸多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美国韦斯特伯里丘博学院有着极为活跃的校友组织,是全美大学校董事会成员中最早包括有校友代表的大学之一。美国韦斯特伯里丘博学院校董会成员也经由校友的广泛投票选举产生。学院硕士项目毕业生,在北美就业具有影响力,且在个人事业上均有显著成就。
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安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校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全国法学高等教育“立格联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长安联盟”的成员单位。 办学历史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后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1年来,学校扎根祖国西部,形成了“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优良传统,铸就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凝练了“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培养了15万余名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并以“专业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为人诚实”特点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学者为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0余人;有获得三秦学者等省级人才项目支持和陕西省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50余人。学校积极推行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评价。学校拥有一支由著名学者、实务专家组成的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队伍。 本科教育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质量立校。从1958年起,开始本科教育,迄今有60年的本科教育历史。现有32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法学等12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或培育项目。哲学、侦查学、新闻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新闻学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承担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等全部3个类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任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建有7个实验实训中心,法学实验实训中心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学生大学四年的生活、学习、深造、就业等予以全面的指导帮助。构建涵盖“法治文化活动”“学生学术活动”“红色基因传承与人文艺术活动”“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活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6个版块的高水平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为培养“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的法治人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致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2014年获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9年的硕士研究生、6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历史。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博士研究生67人,已毕业博士研究生7人。有法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法学为“B+”。学校注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规范课程教学、严格导师遴选、完善学术创新体系,多方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科研创新 学校崇尚学术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有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舆情评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法治陕西协同创新中心”,“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研究中心”等3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人权研究院、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马锡五司法精神研究院等7个实体性研究机构,其中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入选首批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反恐怖主义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入选“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经过一代代学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断积累,学校学术研究形成了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特色,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法律价值与法律文化研究、陕甘宁边区法制史、反恐法治、法律解释与法律方法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法律科学》入选全国“三十佳”人文社科学报和全国百强报刊,《法学教育研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目录。 对外交流 学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构筑丝绸之路法学理论研究创新高地和法治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阵地。学校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智库平台,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和“中国—亚欧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由中国法学会挂牌设立。学校大力拓展学生国际交流途径,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7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现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近百人。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学校确立了建设“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当前,学校正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昂首阔步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 量子教育量子教育启航于2017年,核心管理团队源自浙江大学。我们汇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以前沿科技推动教育创新,致力于成为一所全球领先的无边界职场大学,让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都能享受到一流的知识服务,成就不凡!集数字内容制作、软件开发、职业资格认证等资质于一体的综合型教育科技集团,为企业人才培养、个人职场发展以及高校教学发展提供专业保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简称“首经贸”,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经济学院和创建于1958年的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1995年3月,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合并、组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校本部和红庙校区,占地面积580亩,下设19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予权,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1446人,专职教师881人;学校在籍学生17576人,其中本科生10324人,硕士研究生3159人,博士研究生438人,留学生466人,普通预科生17人,成人教育学生3164人。 学校前身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和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是由第二机械部沈阳211技校迁至北京并改名成立的。 1958年10月,经劳动部批准两校合并成立北京劳动学院,二机部在学院设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劳动部在学院设劳动经济系和劳动保护系。 1959年9月起,连续两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部分省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共计420名,称为大学部;同时,将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改为中学部,学制三年。 1961年,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事业,决定停办北京劳动学院,停止招生。将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的学生调整到北京机械学院,劳动经济系、劳动保护系和中学部学生继续学习到毕业为止。 历史沿革 1963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北京劳动学院为基础成立北京工程经济学院。6月7日,国务院批准将北京工程经济学院改名为北京经济学院。 1970年7月,物资管理部决定撤销北京经济学院。经院教师、干部全部合并到物资部河南罗山“干校”。 1972年冬,物资管理部与北京市协商,将原北京经济学院(包括原经院附属工厂)交由北京市管理。 1973年1月15日,在河南“干校”的原经院教师、干部及家属迁回北京原址。11月,北京市决定以原北京经济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财政贸易系、计划统计系)和原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三个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干部为基础,组建新的北京经济学院。 1974年4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经济学院。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以物资管理系为基础,创办北京物资学院。 1986年,北京经济学院被列为北京市市属重点院校。 北京财贸学院 北京财贸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是由北京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商业职工学校、北京粮食干部学校、北京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北京服务局职工训练班、北京银行训练班等6单位合并成立的。 北京财贸学院(5张) 1960年3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批复以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为基础建立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 1962年8月,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独立办学。 1969年,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撤销。 1972年10月,北京市筹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3年,成立并定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 197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改名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8年12月28日,成立北京财贸学院。 1988年,北京财贸学院将枣林前街68号院置换到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236.5亩地。6月到8月,学院1200名本科生、700名教职工,迁址到远郊房山县窦店某部队的军营办学。 1991年6月,位于丰台区花乡的新校舍基本建设顺利完工。在窦店的1200多名本科生和700多名教职工,回迁至学院新建成的校舍上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张) 合并组建 1995年3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校名定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年9月1日,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中学更名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2016年,学校14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5月26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 2017年6月,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11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骁唐教育新中华学习网提供考博培训机构和课程汇总,报考考博英语,管理,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等,机构报考骁唐,新东方等机构。详情进站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