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基地。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置中文播音专业。经过50年的积累和建设,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建成了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格局、语言传播学科体系和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语言传播人才的教学能力。 学院目前下设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新闻播音主持系、综艺主持系、口语传播系、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所、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所、体育播音主持研究所、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中心等机构,搭建了行政运行机构、教学运行机构和教辅运行机构相结合的组织架构,保证学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学院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语言传播教学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要的横向项目。语录室、演播室、媒资系统等教学条件、科研条件、实验实训条件优良。2012年学院获批建立国家教育部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2016年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合作开创了设立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海外培训测试中心的机制,为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的拓展与推广工作搭建了战略平台。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融合人文和艺术的大学精神为指导,培养优秀的语言传播工作者,使其更好地行使大众媒体话语权,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通过高质量的有声语言传播,塑造表达典范,在“书同文”的基础上,实现“语同音”的理想;发挥语言的文化承载力和精神塑造力,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质。 学院教学力量雄厚。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建成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团队和语言传播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拥有国家级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等众多专业课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专业获得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学院建立了由基础教育课、专业教育课、方向模块课、选修课等四个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以“厚基础”为原则,培养人文内涵,夯实人才的综合素养;专业教育课以“重实践”为原则,培养播音主持艺术素质,强化人才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方向模块课以“有特色”为目标,根据传媒业界需要和学生专长因材施教;选修课以“多样化”为宗旨,促进学生自主选择和全面发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教学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一个依托的办学特色:依托传媒发展,引领专业走向。二个属性的人才特色: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三个并重的师资特色:重教学、重理论、重实践。四个结合的教学特色:大课小课相结合、有稿无稿相结合、感性理性相结合、教书育人相结合。五个互补的发展特色:继承创新互补、开放自强互补、国内国际互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互补、动静相宜的人才培养方式互补。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建以来,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了大批优秀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涉及学历教育、在职培训、专项培训等多层次多样化教育教学培训领域。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中央级、省级和市级广电传媒、新媒体及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和优秀管理者。 多年来,我院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有特色、多样化”的教学特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成果更为显著,目前与全国30多家广播电视机构建立了实习实践等合作关系,并与众多传媒教育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学术往来。2008年我院学生承担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赛区全部场馆的中文播音工作,2009年我院学生参加了《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场馆解说工作,2011年与云南电视台合作推出了由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主播新鲜看》早间节目板块,2012年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联合培养新闻主播,2012年与首都图书馆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开展面向社会的大学生诵读演出活动,2012年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故事广播合作推出经典诵读节目,2016年开展了齐越朗诵艺术节优秀节目西部展演、港澳展演活动,等等。此外,在校学生及留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传播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多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教学、研究、传播机构的联系,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高校的相关学科和广播电视媒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 作为中国培养语言传播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的重要基地,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将努力增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语言传播研究与实践,提高民族的语言素养,传承民族的文化精华,塑造民族的精神气质。
电视学院电视学院前身是1959年设立的电视摄影班,1980年独立成为电视系,1997年成立为电视学院,2005年9月,电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两大学院合并成立电视与新闻学院,2013年7月学部制改革后,电视学院加入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教育的发展。四十多年来,电视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广播电视学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领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侧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的高端新闻人才;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各类传媒机构、文化宣传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策划、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学生在现场生产制作新闻的能力,本专业优化“出镜记者”特色发展模式,开拓性地建设了直播与现场报道的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口语表达与新闻敏感、快速写作与反应能力、出镜报道与主持等方面得到更多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在现场发现、挖掘、思考并形成观点的能力。 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专业的前身为英语(国际新闻方向)。本专业根据国际新闻传播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侧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适应对外宣传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传播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同时具备采、写、编、评、译、制等国际新闻业务能力,能够从事记者、编辑、翻译、评论员及其他涉外管理工作等。 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 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的前身为摄影(电视摄影方向)。本专业着眼于我国电视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力求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电视传播和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造力,熟练掌握影视摄影技能和制作技巧,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节目统筹能力,兼顾电视摄影创作和后期制作能力的高级摄影师和优秀摄影记者。该专业的前身摄影(电视摄影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2009年,摄影(电视摄影方向)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为培养摄影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本专业为学生创造集体外出拍摄、采风的机会,组织学生创作摄影作品并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 本专业顺应新媒体发展与多媒介融合的趋势,旨在培养具有广阔的人文视野和创新理念的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具有数字及网络传播专业知识、广播电视及编辑出版学科能力、并掌握数字编辑和跨媒体项目策划与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数字出版、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领域,从事策划、创作、编辑等工作。为培养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信息采制、多媒体编创能力,本专业为学生创造网页设计与维护、音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机会,在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与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全局把握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为主流电视传媒机构输送各类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塑造影响中国未来电视发展的高级编导人才和领军人物。2009年,“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本专业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换学习的机会,组织前沿讲座,打造品牌学生活动,营造创新进取的学习氛围。 网络与新媒体 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侧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拥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