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

学院介绍

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于1992年9月,由原航海系(1953年成立)、电子工程系(1962年成立)和航政系(1989年成立)合并而成。 <<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航海技术、海事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和海上交通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多方式的办学体系。 1992年航海技术专业被列为交通部“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专业,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重点学科的重新评估,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批国家级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2011年被列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航海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及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以航海类专业为主的“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自定)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获批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院下设航海、船艺、货运、航海仪器、船舶安全管理、通信、航海英语、航海气象与地理信息、海事管理等教研室。航海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下设航海、船艺、航海仪器、积载计算机、GMDSS通信等实验室。学院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7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8人,持有船长、大副等适任证书的专任教师50人。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10人,形成了以国内外航海界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大、学术造诣深的教授为带头人,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多支学术梯队。 << 科研情况 学院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主要研究方向是交通系统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先进控制理论及技术、船舶货运技术、船舶驾驶自动化、船舶操纵及航行环境综合评价等。近10年来,学院累计完成科研项目近两千项,到款额近7亿元,其中2013年突破1亿元。同时,学院还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及部属单位的科研项目,众多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业界的广泛好评。2007年,赵德鹏教授主持的“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金一丞教授主持的“多本船功能完备的航海模拟系统及其开发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李颖教授主持的“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我国航海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交流合作 作为国家高级航运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与世界海事大学、麻省海运学院等世界知名海事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先后选派4名优秀教师(船长)参与亚丁湾护航,被誉为“亚丁湾上好园丁”。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访问和进修,多人成为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主要成员及国际海事组织的专家顾问。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伴随着新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事业的诞生,“海大信息人” 砥砺前行,薪火相传,几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以1953年大连海运学院成立之初开设的无线电工程学、无线电助航仪器等电子信息类课程为肇始,不但发展壮大,先后从1960年9月设立的电子计算基础专业、1964年1月成立的无线电系、1977年12月成立的电子工程系、1984年9月成立的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1998年4月成立的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12月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8年1月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直至2017年6月重组形成现在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目前,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办学体系。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9个本科专业;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软件工程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家级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电磁场微波天线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并分别在辽宁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同类专业第一名。拥有交通安全与通信技术、水上智能交通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学院还建有辽宁省信息与通信工程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0余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63人。学院拥有交通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内外知名、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省级教学名师。学院承担多项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研、国际合作、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为交通及其它领域的科技发展及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教师多次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创新团队、辽宁省创新团队、辽宁省优秀教师、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大连市领军人才、大连市“三育人”标兵等各类荣誉称号。 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近3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50余人。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近年来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中,学院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国际级赛事金、银、铜奖;全国一、二、三等奖和省级特等奖等。同时,涌现了如中国首位女潜航员赵晟娅、大连市大学生标兵常兴等一大批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学子。 学院除招收国内学生外,还招收国外留学生及进修生。学院部分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参加我校与美国休斯顿大学、英国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2+2”项目)、英国拉夫堡大学(“3+1+1”项目)、法国图尔大学、奥尔良大学(“3+4”项目或“4+3”项目)等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的“海大信息人”将秉承“惟真惟实、博学远志”的院训,脚踏实地,奋发图强,在科教兴国和服务“四个交通”战略的征途上不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