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澜集贤馆在职研修班

2026传统文化国学少儿班内容介绍

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5-11-02 11:52:12

image.png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多元文化碰撞日益频繁,传统文化教育愈发成为滋养少儿文化自信、夯实人文素养的重要根基。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在纷繁的文化环境中找准自我定位,更能为其成长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澄澜集贤馆依托中法大学百年积淀的学术底蕴,精心打造的少儿国学蒙学课,以 “蒙以养正,根植经典” 为核心理念,专为 3-12 岁儿童量身定制,致力于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贴近孩子认知的方式融入成长。

这门课程彻底摒弃传统国学教育中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创新性地构建了 “经典溯源 + 场景浸润 + 实践延展” 的三维课程体系,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学经典,从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可实践的文化活动,让孩子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

经典溯源环节,注重带领孩子探寻文化根源,理解经典背后的深层含义。以汉字学习为例,在 “甲骨文探秘” 课程中,老师不会直接教孩子认读现代汉字,而是先展示 “日”“月”“山” 等字的甲骨文形态,让孩子观察字形与实物的关联,再通过动画演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孩子们还会用黏土亲手捏出甲骨文的轮廓,在动手操作中直观感受古人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的造字智慧,轻松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逻辑,比如 “孝” 字 “上老下子” 所蕴含的尊老爱幼的伦理观念。此外,讲解《三字经》中 “昔孟母,择邻处” 的典故时,老师会结合历史背景,追溯孟子成长的故事,让孩子不仅记住句子,更能体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实现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场景浸润环节,通过构建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经典。“礼仪剧场” 是极具代表性的模块,课程会选取《弟子规》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必告,反必面” 等与家庭、社交相关的礼仪规范,让孩子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有的孩子扮演 “父母”,有的扮演 “子女”,模拟 “父母呼唤孩子回应”“孩子出门告知去向” 等日常场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不再是被动接受礼仪知识,而是主动思考如何践行礼仪,将抽象的文字规范转化为自然的行为习惯。同时,课堂还会还原古代学堂的场景,让孩子穿上传统汉服,学习 “拜师礼”“拱手礼”,在庄重的仪式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礼仪之美,培养尊重他人、谦逊有礼的品格。

实践延展环节,则将课堂所学延伸到生活与自然中,实现 “学以致用”。“节气工坊” 是该环节的特色内容,课程会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比如春分时节,老师会带领孩子走进户外,观察植物发芽、花开的景象,讲解春分 “昼夜均分、万物生长” 的物候特征,同时结合《诗经》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的诗句,让孩子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清明时节,会组织孩子制作青团,了解清明踏青、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体会 “慎终追远” 的文化内涵。此外,课程还会开展 “传统工艺体验” 活动,如让孩子学习简单的剪纸、扎染技艺,在创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

这种跨学科、生活化的课程设计,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壁垒。孩子在游戏化的学习中,不仅轻松领悟国学经典的精髓,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力、思辨力 —— 比如在对比中西方节日文化时,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文化差异;在讨论经典典故的是非对错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深厚的传统文化浸润也让孩子的家国情怀不断萌芽,为其终身学习与成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少儿国学培训相关课程,欢迎联系新中华学习网在线老师,咨询电话:4000616586,也可添加咨询微信:pxbbaoming。


上一篇:2026传统文化国学少儿班介绍

下一篇:2026读少儿国学班好吗?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意向课程

*姓  名

*手  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