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5-07-29 09:54:42
深化产教融合:第二期AIoT师资班正式启动
2025年7月21日,小米集团产教融合基地成功举办了第二期“AIoT培训师资班”的开班仪式。此次师资班主要面向高校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旨在培养一批既精通理论教学、又擅长实操指导的专业师资力量,为AIoT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核心支撑,标志着小米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布局向“育师”层面迈出了更进的一步。
01 开班仪式:聚焦师资使命,共筑人才基石
在开班仪式上,小米集团产教融合基地负责人徐晶发表讲话。她指出“师资力量是连接产业需求与人才输出的‘桥梁’”,尤其在AIoT这一技术迭代迅速的领域,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徐晶经理对学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以“双重身份”的视角投入学习,既要吃透技术细节,更要掌握教学方法,未来能培养出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
随后,基地的王峰老师和齐俊老师强调,小米集团产教融合基地此次开设师资班,正是希望通过“技术赋能+教学赋能”,让学员既能掌握AIoT开发的核心技术,也能学会如何将复杂知识拆解为可传授的内容。
02 企业文化浸润:理解理念,融入生态
在企业文化环节,老师为学员们深度解读了小米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普惠”理念。他通过小米从手机单品到AIoT生态的转型案例,阐述了“开放、协作、创新”的文化内核:“小米的技术不是封闭的,而是通过生态链共享给行业,这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理念高度契合。”他表示,作为未来的AIoT培训师资,理解小米的生态逻辑与技术共享思维,能更好地将产业实践与教学内容结合,让培养出的人才更易融入行业生态。
03 核心课程:从技术到教学,双线并行
小米AIoT开发平台概述:既懂技术,也懂“教技术”
上午的课程中,老师不仅讲解了平台的技术架构——包括设备接入层、数据处理层、应用服务层的协同逻辑,还特别加入了“教学适配”内容:“高校教师需要知道如何将平台接口简化为教学案例,企业技术人员要思考如何把实操流程转化为标准化教学步骤。”
老师现场演示了平台的核心功能:从智能设备的快速接入、多设备联动场景的搭建,到数据分析面板的使用,并引导学员分组讨论。高校的老师在互动中提到:“以前只关注技术本身,现在才意识到‘教别人会用’比‘自己会用’更需要逻辑,这节课让我思路清晰了很多。”
04 物联网控制芯片与传感器技术:理论实操结合,兼顾教学落地
下午的课程聚焦“物联网控制芯片技术”与“传感器及执行器技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且全程贯穿“技术讲解+实操演示”双重维度。
在控制芯片部分,老师先讲述小米实训箱的基础理论和逻辑,随后引导学员思考:“如果给学生讲芯片选型,该用什么案例?如何设计实操环节?”在实操环节,学员们分组完成了“功能测试”实验,真正实现“学技术”与“学教学”的同步推进。
传感器及执行器技术环节则更注重“教学场景还原”。除了对比了红外、温湿度、超声波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外,还讲解数据采集的精度优化方法,并现场演示了“如何用简单工具模拟传感器故障,让学生理解调试要点”。在实操中,学员们搭建了“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光线传感器联动执行器调节亮度),并分组模拟“课堂教学”——一人扮演讲师讲解原理,一人实操演示,其他人提出教学改进建议,课堂氛围热烈。
05 赋能未来:以师资之力,促行业发展
课程首日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远超预期。某职业院校的李老师说:“不仅学会了小米AIoT平台的操作,更掌握了将技术转化为课程的方法。”
小米集团产教融合基地负责人徐晶表示,第二期AIoT培训师资班的开班,是小米推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这是承前启后的一步,一是我们的首期培训效果显著让第二期开班更有经验的启动,二是我们后续的授课会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更好。未来,基地将持续跟踪学员的教学实践,通过“技术更新包”“教学案例库”等方式提供长期支持,让更多高校与企业能共享优质的AIoT教学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成为AIoT教育先行者,赋能下一代!
深入理解小米AIoT平台,学习技术向课程的转化方法,获得教学实践指导与平台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