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59800元 学制:一年 上课形式:面授班 地点:北京
开课时间:1月17-18日



项目背景
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技术创新和进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能源革命,一路从高碳能源向低碳、零碳能源演变。新时代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能源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新能源领域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新能源相关的国际合作稳步推进,产业竞争力正在持续增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同时对于国内的能源类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提质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全球的能源转型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国内国际双循环下企业的安全战略意识该如何建立?自主核心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应该怎样融合发展?产能过剩、消纳受限的形势下如何探索新的增长盈利模式?如何更有效的参与碳市场与碳交易...很多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们去逐一攻克。北京大学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汇集高校智库、行业领军企业及创新实践专家,整合学术研究与产业前沿资源,从认知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战略决策体系,为学员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战略思维框架和实战能力工具箱,打造集“趋势研判、战略思考、问题剖析、资源整合、价值共创"于一体的能源产业高端聚合平台,以应对能源产业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核心价值
一、趋势研判:明晰产业方向,洞察未来先机
培养学员在全球视野下,对能源产业的技术、市场、政策及资本趋势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前瞻性预测的能力。从“被动应对变化"转变为"主动洞察并驾驭变化",帮助决策者避免因误判趋势而导致的战略性失误,为企业制定中长期战略提供可靠的地图与罗盘。
二、战略思考:构建系统框架,探索制胜之道
在洞察趋势的基础上,培养学员构建清晰、可行且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战略方案的能力。帮助学员系统地制定、评估和优化企业战略,避免盲目跟风或碎片化决策,行之有效的将宏观趋势转化为企业微观的具体行动路径
三、问题剖析:聚焦关键挑战,破解复杂难题
新能源产业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同样艰巨,深度拆解行业无序化竞争,产能过剩,消纳利用、技术创新、设备回收、资金缺口等一系列核心痛点,分析自身企业具体面临的难题,共同探讨并找到切实可行的破局方案。
四、资源整合:优化配置要素,构筑竞争壁垒
新能源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单打独斗难以成功。通过高效的资源整合,助力学员识别、吸引和配置内外部关键资源,将战略蓝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更小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构建起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
五、价值共创:协同多方资源,实现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提升学员格局与视野,从"竞争思维”走向“共生思维”,与多方协同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关系,共同扩大产业价值空间,领导企业不仅成为商业上的成功者,更成为推动能源转型、造福社会的价值共创者。



课程设置
01 解码·宏观趋势与新能源产业政策
02 聚焦·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03 创新·能源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04 策略·绿色金融与碳资产管理
05 变革·新产业领导力与组织建设
06 链接·标杆参访与项目推介
模块一:解码·宏观趋势与新能源产业政策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与中国“双碳"战略深度解读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创新范式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体系构建的挑战和机遇
碳中和与区域发展
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学习掌握改革方法论,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模块二:聚焦·前沿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信息化升级
传统能源企业数智化转型实践与探索
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自主关键技术安全战略意识与发展创新
国内国际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建筑碳达峰的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破局
新型电力系统及其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技术保障措施
模块三:创新·能源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国际化趋势与企业转型战略
创新驱动跨界融合与“新能源+"模式
跳出"生产制造"的红海竞争,探索新增长盈利模式
从产品到服务的价值链廷伸与增值
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与平台战略的联动
企业国际业务商业模式与投资架构
模块四:策略·绿色金融与碳资产管理
碳交易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与并购重组案例剖析
电力现货、中长期及辅助服务市场
国际新能源投融资
中资企业海外经营合规风险管控
企业海外项目投融资实务与风险管控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之起源、内涵与演进历史---CSR、ESG、SDGs 和碳中和的演讲逻辑
企业 ESG 及碳中和管理方法及业务实践
模块五:变革·新产业领导力与组织建设
从"业务洞察"到“生态洞察"政策洞察"战略领导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变革管理
绿色使命"文化的企业文化重塑
企业创新与组织发展
数字化转型之双 AI策略
人才激励与成长
模块六:链接·标杆参访与项目推介
参访国内外头部能源类企业,资源整合
定向组织项目/产品推介交流会,精准对接
培养对象
能源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战略负责人及高层管理者;
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
有志于投资或从事能源行业的社会各界人士。
报名程序
1、填写《北京大学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报名表;
2、学院对报名表进行审核,并向学员发出录取通知书;
3、学费请汇至以下账户:
收款单位:北京大学
开 户 行: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账号:0200004509089131151
在汇款单“备注"栏里填写“能源产业班+姓名”,汇款后请将银行回单截图发送给教务组;4.学员报到应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个人、单位简介各一份,近期免冠彩色电子版照片,5.参训学员需与学院签署《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招生项目知情协议书》或由学员所在单位与学院签署《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招生项目单位采购协议书/委托函》。
学习费用
人民币 59800元/人(包含学费、讲义资料费、证书费、教学管理费等)
学制一年
上课地点北京大学
学习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且学业合格者,颁发《北京大学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结业证书可按证书编号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网上查询。

拟邀师资
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曾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神华集团总经理: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山东省副省长等职,是我国第一代系统工程博士、博士后,长期致力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重大工程问题,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国家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主持并直接操盘创立中国氢能联盟并出任第一届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金融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博士后。
孙丽丽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原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贺灿飞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
李双成 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 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长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席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授。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及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
张季 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张肩平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国家电网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
王永亮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曾任中国能建华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国家电网华北电力集团公司规划部设计处处长,京能集团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曾任中国投资协会地电委秘书长及多家公司董事长、中电联常务理事等职务。现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特聘首席专家,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专家顾问委员会首批特聘专家。
傅维雄 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特聘专家。现任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执行主任,历任中国华电香港公司总经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主任等职。
孙成昊 博士,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尼黑青年领袖”、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24年)、英国 0xford GlobalSociety 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中美关系、美欧关系、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治理等
张辉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副主任,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和工程咨询经验,管理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可研编制、可研评估、规划编制、项目策划、专项研究和项目管理等各类性质咨询项目 100多项,咨询业务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矿山及城市基础设施等。
刘晓宇 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培训工程专家。曾经参与过国家863 计划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发工作,有多年在公司任职的经历
魏子杰 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交易专委会委员、中电联电力区块链标委会委员等。
王玉玮 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宋玉祥 建纬总分所“国际和自贸区业务研究会”主任,建纬(北京)律师事务所管理/高级合伙人,国际业务负责人。兼任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法律专家,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境外合规专家。
王福俭 中国信保资信公司高级主管,注册估值分析师CVA,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特聘讲师,主要专注于企业海外投资经营风险管控和融资实践。在海外项目风险评估理论及评估实践方面经验丰富,参与百余个境外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
姜海滨 大连工业大学硕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华夏智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供职中国建材集团,国家投资集团,泛华建设集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
报名电话:400-061-6586上一篇:北京大学银发经济高级研修班
下一篇:北京大学稳贏战略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