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3-12-14 14:59:47
2017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国企改革解读课程特色与背景
1. 总结2016年中外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2. 解密一系列“黑天鹅”背后的玄机与本质
3. 展望2017年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4. 研读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动力新奥秘
5. 探索国有企业如何转型创新的新政策精髓
课程大纲
模块一 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 【案例导学】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吗?
2.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透视与总结
3. 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特征分析
4. 中国经济的两大风险分析
5. 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特征分析
6. 2017年世界经济新挑战:反经济全球化
7. “黑天鹅”横飞与2017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
8. 上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9. 欧洲“黑天鹅”事件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10. “金砖五国”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11. 中国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大逻辑
12. 中国经济特征分析:中等收入陷阱
13. 中国政治特征分析:塔西佗陷阱
14. 国际关系分析:修昔底德陷阱
15. 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特征分析
16.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性特征分析
17.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分析
18. 中国宏观经济生产性特征分析
19. 中国宏观经济消费性特征分析
20. 中国宏观经济市场性特征分析
21. 中国宏观经济出口性特征分析
22. 中国宏观经济组织性特征分析
23.中国宏观经济资源环境特征分析
24.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5. 2017年“两会”精神解读
26.19大后的中国经济趋势前瞻与新动力
27.【课堂讨论】中国经济的5大优势与L型走势
28.【课堂讨论】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4个没有变
模块二 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解读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
1.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框架
2. 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3. 如何应对“三化”挑战
4. 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
5.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毫不动摇”
6.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
7.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目标
8. 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具体目标
9. 公司制改革完成的三个标志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明显增强
11. “三能”市场化用人机制与国企改革
12. 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的五项原则
13. 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的六大重点任务
14. 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十大重大举措
二、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原则
2. 国有企业的两大分类
3. 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4. 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的考核指标
5. 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6. 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的考核指标
7. 如何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
8. 如何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
三、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1. 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2. 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235框架”
3. 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重大举措
4. 国有企业改革的出发点
5. 国有企业改革的落脚点
6. 如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7. 国资监管的大方向
8. 国资监管的主路径
9. 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转变
10. 国资委体制机制改革
11. 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
12. 出资人制度
13. 出资人权力
14. 国资委管理体制
15. 以管资本为主的四个方面改革
16. 国有企业改革的兼并重组
17. 如何加强国资监管
四、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 什么是混合所有制
2. 混合所有制的特点
3. 向非国有资本开放的领域
4. 非国有资本入股形式
5. 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
6. 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式
7. 混合所有制怎么弄
五、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2.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3.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 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5.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6. 实行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7. 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8. 如何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9. 如何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革
六、 强化监督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
1. 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腐败
2. 如何加强国资监督的内部控制
3. 如何加强国资监管的外部监督
4.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六大机制
七、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1.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
2.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
3.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的途径
4.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体制
模块三 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国有企业改革
1. 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
2. 经济新常态与中等收入陷阱
3. 经济新常态与国有企业的供给侧改革
4.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中国消费者阶段性特征分析
6. 中国经济主要突出问题分析
7. 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
8. 需求侧改革的“三驾马车”
9. 需求侧改革的成效与弊端分析
10. 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
11. 需求侧改革的特点分析
12. 供给侧改革的特点分析
13. 斯主义与里根经济学
14. 里根主义与撒切尔主义
15. 僵尸企业与产能过剩
16. 僵尸企业为什么存在
17. 僵尸企业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危害
18. 习大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9.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
20. 供给侧改革的四大歼灭战
21. 供给侧改革的三大特点
22. 供给侧改革的六大核心
23. 供给侧改革的四大原则
24. 供给侧改革的三大动力
25. 供给侧改革的三大挑战
26. 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分析:加减乘除
27. 供给侧改革的“六可目标”
28. 【案例分析】神华集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9. 【案例分析】马钢集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0. 【案例分析】华为集团的创新驱动
31. 【案例分析】京东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案例分析】中车集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3. 【群策群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难点究竟在哪里?发展路径是什么?
上一篇:(内训)银行反洗钱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