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4-01-03 17:43:23
课程对象
企业车间主任(主管)、车间班组长、安管人员
班组安全管理课程特色与背景
课程背景: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基于大量事故案例分析,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引起的。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和最有效的办法。
一起重大伤亡事故对企业来说可能只是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或者更加小的比例,但对于受到灾害的员工个人或者员工家庭来说可能就是百分之百。
课程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演练,学员可以领会班组作业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日常作业过程中能够敏锐的感触到危险,排查现场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确保作业安全。班组作业标准化把企业各项安全要求优化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并在作业单元上严格规定了操作程序、动作要领。把整个作业过程分解为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动作标准之中,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特别是习惯性违章作业,保证班组长作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从而制约了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的不良现象。
课程大纲
第一章、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1. 安全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的概念、事故的概念、虚惊事件的概念、危险的概念、风险的概念以及可以接受的风险)
2. 班组安全管理现状
a) 部份班组长认识上的误区(无为、无用、无关,“三无”观念)
b) 一些班组长工作方法单一(形式单一、手续单一、方法单一)
c) 少数班组长观念弱化(安全教育空对空,个人价值利益高于一切,不出事)
d) 班组安全“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3. 车间事故模型(1:29:300原则)
4. 车间安全管理“五要素”
第二章、车间安全隐患辨识
1、危险源的识别
重点内容
a) 业务活动的分类(人、机、料、法、环)
b)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辨识(人因事故、物因事故、环境因素导致的事故、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
c) 事故分类标准
2、风险控制
重点内容:
a) 风险评价方法的介绍
b) 风险预防控制要领(危险消除、危险替代、工程技术手段、警告/标识/管理措施、个人PPE)
c) 案例分析及分组演练(给出复杂车间的管理现状,模拟安管人员和车间主管以及该车间班组长,针对现状进行分析与事故的预防,概括了消防、电力、危化品、搬运、特种设备、职业健康、机械安全、特种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等的控制要求以及车间安全检查、班组安全检查与岗位安全检查表的制作与实施)
第三章、班组安全教育
1、班组危险预知训练
重点内容
a) 班前会会议(分组、问安、本次作业潜在危险分析、危险点集中、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集中、风险控制措施确认与落实、唱和公告)
b) 游戏演练
2、现场工作安全分析(JSA & JHA分析)
重点内容
a) 分解工作步骤
b) 针对每个工作步骤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
c) 针对所分析出的危险拟定风险控制措施(注:尽量避免使用“小心”等笼统的措施)
d) 风险措施的监督并进行标准化作业
e) 工作指导书与安全操作指导书解析研讨
f) 案例分享:编制安全操作指导书
第四章、工作现场安全管理实务
1. 机的安全(机械本质安全概念、机械安全装置、起重机、叉车等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等)
2. 料的安全(认识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暨CSDS、危险品使用安全、危险品事故处理等)
3. 法的安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方法的改进等)
4. 环的安全(安全标志、6S管理、作业空间、堆高等)
5. 消防安全(火灾概念、火灾的预防、扑灭初期火灾要领、消防设施认识与使用、逃生要领)
6. 临时危险作业要求(动火管理要求、接线用电管理要求、登高管理要求、限入空间管理要求、设备故障维修要求等)
7. 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要求、使用要求、报废要求等)
8. 图示现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图片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需要采取何种措施来防止可能的事故发生)
第五章、班组安全责任制
1. 班组安全责任目标的确立
2. 班组安全考核细则
3. 班组安全责任制的签订与完善
4. 班组安全行为观察法介绍
第六章、事件、事故分析
1. 虚惊事件的登记与分析
2. 事故分析
3. 举一反三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