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专题 (内训)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纳税筹划与实战案例解析

(内训)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纳税筹划与实战案例解析

来源:在职研究生联盟网 时间:2024-01-04 16:54:07

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纳税筹划与实战案例解析课程特色与背景

    【课程背景】

     按计划营改增将于201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针对营改增扩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也表示,将缜密细致做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围,并把营改增改革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任务。一语激起千层浪,营改增的话题一度成为2015年初各大媒体的头条热点话题。增值税与营业税处理究竟有什么不同点?营改值对成本又有哪些影响?


     房地产公司的开发流程对财务管理及税收筹划有什么特殊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成本成为仅次于建安成本的第二大营运成本,即便如此,房地产公司的财务也在税务稽查面前屡败屡战。怎样才能依法纳税、合理筹划?如何反稽查,稽查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如何避税而又规避刑事责任?房地产集团公司的税收风险管控点再哪里?


    【课程价值】

     本课程将带领学员充分了解当前房地产方面税收的热点、难点、重点法规以及税务稽查要点、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使学员掌握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流程,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掌握企业成本各种控制方法与手段,有成本控制转化成本经营,优化企业各项管理决策。

课程大纲

【课程大纲】

第一章房地产开发流程与涉税简介

第一节房地产开发流程简介

第二节房地产公司涉税简介

第三节房地产营改增专题

一、房地产营改值政策梳理

(一)房地产“营改增”涉及的税率和征收率

(二)房地产企业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期限和抵扣期限

(四)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的处理

(五)房地产企业进项税金抵扣的几种规定

1、进项转出与视同销售的区别

2、没有销售清单的专用发票不得扣除

3、“对开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金

(六)营改增房地产公司帐务处理

(七)虚开发票的种类及虚开增值税发票专用罪的司法规定

(八)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几种情况

二、增值税与营业税处理的关键不同点提示

(一)增值税要求,三价统一:合同价、发票价和结算价相互统一。三流统一:资金流、发票流和劳务流(物流)相互统一。

1、挂靠的总分包方开具的发票面临着不能抵扣的风险

2、甲供材的问题不复存在

3、混合销售问题不复存在

4、不同的收款方式影响纳税时点,需要对销售合同进行管理

5、已完工未决算的项目如何取得专用发票

6、未付款取得的专用发票不符合三流统一是否可以抵扣

7、税务重组不符合三流统一,专用发票是否可以抵扣

8、卖房子送家具如何开具发票

三、营改值对成本的影响

1、按进项税率重新调整开发成本,设置会计科目

2、重新测算开发产品定价

3、重新测算土地增值税负

四、、营改值过渡期处理

1、一个房地产项目,部分销售收入交纳营业税,部分销售收入交纳增值税,如何进行进项抵扣?


第二章购买土地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购地合同所涉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契税风险

问题1:母公司、项目公司、国土局三方签订的补充协议是否要再次交印花税?

问题2:印花税的纳税主体是母公司还是项目公司?

问题3:如果没有约定交地日期,如何交土地使用税?

问题4:如果国土局没有按期交付土地,项目公司如何交土地使用税?

问题5:房地产公司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税什么时候停止交纳?

问题6:未办理流转手续的集体用地,由谁交税?

问题7:如果土地出让合同中没有包含市政建设配套费,市政建设配套费通过规费的形式在前期报批报建时收取,这市政建设配套费是否作为契税的计税基础?

第二节房地分离如何纳税

问题1:房与地分离,应该按什么作为契税的计税依据?

问题2:购入在建工程开发,销售开发产品应纳营业税是否可以扣除在建工程已交营业税?

问题3:土地变性合同是否交契税?是否交印花税?

第三节关注资本运作手法产生额外的税收负担

问题1:出售股权的行为是否属于税收筹划?

问题2:乙公司决定改用该地块土地使用权投资成立丁公司,再通过转让丁公司股权的方式来实现实质上的转让土地使用权,是否产生节税效果?

第四节 拆迁补偿用房的涉税处理

问题1:拆迁补偿用房是否交营业税?计税依据是什么?何时交?

问题2:拆迁补偿用房是否交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是什么?

问题3:拆迁补偿用房土地增值税如何处理?

第五节 集体用地房地产开发的特殊处理

问题1:以集体用地进行投资,取得定额收益,如何交税?

问题2:由于企业搬迁取得的建筑物及固定资产补偿款如何交税?

问题3:联合建房取得的收入如何交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第三章公司设立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选对公司注册地

问题1:甲房地产公司是否应该将项目公司乙设立在B镇?

问题2:条件变化后,C镇招商条件有哪些陷阱?

第二节注册资本金与资本弱化

第三节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选择

第四节集团组织框架的选择影响涉税结果

第五节开办期的止点

问题1:乙公司的开办期什么时候结束?

问题2:乙公司的开办费如何进行财税处理?


第四章融资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 信托融资涉税问题解析

问题1:为什么信托借款利息不开具发票?

问题2:信托贷款利息的纳税义务人是谁?

问题3信托公司出具的收据是否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凭据?是否可以作为土地增值税前扣除的凭据?

问题4:如何进行混合性权益投资合同的财税管理

第二节内保内贷型融资租赁业务解析

问题1:内保内贷型融资性售后回租的租金发票如何开具?

问题2:租金是否可以作为利息扣除?

第三节炒楼花业务解析

问题1:炒楼花所得是否交个人所得税?

问题2:收据是否可以作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依据?


第五章开发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境外设计费涉税解析

问题1:境外乙公司为境内提供设计服务,乙公司如何交纳流转税?

问题2:境外乙公司是否需要在中国境内交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节甲供材的避税空间

问题1:哪些材料进行甲供可以实现甲公司从集团层面的节税?

问题2:外墙面砖、门窗、幕墙是否是装饰材料?

第三节统借统还的法律形式

问题1:甲集团公司将贷款转贷给乙公司,甲集团向乙公司收取的利息是否交纳营业税?

问题2:如何才能做到集团统借统还免除甲集团公司转贷给乙公司的营业税?

第四节母子公司往来不需交营业税

问题1:集团内资金往来,丙集团公司未向乙子公司收取利息,是否要被核定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

问题2:甲集团公司将流动贷款给乙子公司占用,甲的流动贷款产生的银行利息费用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六章销售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购房俱乐部会员费的纳税时点

问题1:采用会员费形式取得的意向金,是否需交营业税?甲房地产公司为收取的会员费补交滞纳金合理吗?

第二节卖房送汽车是否混合销售行为

问题1:卖房送汽车是否混合了销售行为?

问题2:赠送的奔驰汽车是否应交增值税?

问题3:赠送的奔驰汽车是否应交企业所得税?

问题4:赠送的奔驰汽车是否代扣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无产权证地下建筑是否可以转让

问题1:地上无产权证的架空层归谁所有?

问题2:地下无产权证且非人防工程的地下车库归谁所有?哪份资料是界定可售建筑面积的权威资料?

问题3:地下人防改造的车库归谁所有?地下人防工程的转租行为,要不要交房产税?如交,是差额还是全额?地下停车场成本,统一按31号文的规定执行吗?物业用房的成本如何扣除?

问题4:无产权证建筑物是否可售?

问题5:持有型地下车位不保留成本,是否要补交企业所得税?

第四节精装房销售的流转税问题

问题1:空调、整体橱柜按什么交增值税?

问题2:销售样板房中的床、桌椅、家电、软装是否交增值税?

问题3:精装房的装修是否交契税?

问题4:将销售精装房分劈成销售房屋与装修房屋,如何交营业税?

第五节购入在建工程开发销售是否可以差额征营业税

第六节售楼处、样板房的涉税问题

第七节 两个税务机关难以定性的合作建房案例

问题1:合营企业的法律形式与文件适用性分析

问题2:转让永久使用权是否是转让不动产?

问题3:使用权的转让和租赁,区别是什么?

第八节同是违约金纳税并不同

问题1:不履行合同而没收张某的定金是否需交营业税?

问题2:部分履行合同而收取王某的滞纳金是否需交营业税?

第九节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关注的财税问题

问题1:地下车位是否应按无偿捐赠不动产而补征营业税?

第十节 一级开发的涉税处理


第七章竣工后环节税收风险控制关键点

第一节竣工备案的形式要件及涉税后果

问题1:甲房地产公司是否需补企业所得税与滞纳金?

第二节交房才是所有权风险转移的标志

关键点:不动产所有权的设立与变更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登记并不是唯一的不动产所有权设立与变更方式。

问题1:会计上,甲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成本是多少?

第三节资产的后续计量与房产税疑难问题

问题1:发生的固定资产改良如何增加资产原值?

问题2:Y项目的租金是否交房产税?

问题3:出租的大型游船租金收入,是否交房产税?

问题4:出租简易农贸市场收取的租金是否交房产税?

问题5:免租期的纳税义务人到底是谁?

问题6:如何区分独立地下建筑和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

问题7:如何利用转租不征税进行筹划节税?

问题8:甲公司如何租赁房屋给乙公司可以实现经营最优化?

问题9:排气管道是否要并入房产原值征房产税?

问题10:以上各种车位如何交房产税?

问题11:物业用房是否应交房产税?由谁交?


第八章企业所得税应对方案

第一节国税发[2009]31号文亮点与漏洞解析

问题1:31号文规范了销售期房的常规商业模式,收入以收付实现制进行确认;不适用于销售现房的商业模式。成本的确认原则与收入的确认原则不能匹配,如何协调?。

问题2:对于成本的分摊,规定了两种分摊的标准,会导致不同的税收后果,分摊标准的选择有很大的筹划空间,如何筹划?

问题3:成本对象的选择存在技巧,如何选择最佳的成本对象?

问题4:商业地产二次以上成本调整及资产后续计量存在难题,如何解决?

问题5:31号文存在漏洞可以全额预提成本,如何操作?

问题6:31号文对于利息,有两处不同的表述,如何协调?

第二节收入的确认

第三节成本计算与分摊

第四节期间费用的处理

第五节企业所得税财税处理案例

问题1:房地产公司的佣金到底是按5%还是10%扣除?

★问题2:为什么说房地产公司的避税重灾区是在房地产公司的成本核算上?为什么说房地产公司的真实成本由工程决算人员掌握,财务人员仅是根据财税需要进行组合而已?如何利用税法漏洞进行成本筹划?

问题3:成本筹划的风险点在什么地方?

★问题4:房地产公司的成本核算流程是怎样的?为您介绍完整的房地产成本归集、分配、结转及后续调整的流程和方法。

问题5:房地产公司的合同风险控制关键点介绍

问题6:乙公司筹建期业务招待费是否有扣除限额?

问题7:2010年乙公司如何进行财税处理

问题8:2011年乙公司如何进行财税处理?

问题9:2012年乙公司如何进行财税处理?

第六节关联方借款利息扣除


课程常年开班,获取最新开班时间或内训报价,咨询:400-061-6586

上一篇:(内训)中层干部问题解决思路与能力

下一篇:(内训)“赢在企业文化”—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课程简介

在线报名(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意向课程

*姓  名

*手  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