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位于天津市,简称天中,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天津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中药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并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值21887.72万元;有12个学院、4个学部、2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覆盖6个学科门类的24个本科专业;全系统有教职工3590人,全日制在校生为11442人,其中本科生7793人,研究生2834人,留学生815人。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中医学院。原天津市中医学校并入,在王串场建立新校舍(原址改为中医研究班)。10月11日,天津中医学院正式建立,校址在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学院隶属天津市领导。学院是由天津市西医学习中医班、中医进修班、天津市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校合并建立的。设中医专业,大学本科,学制五年,招收高中毕业生。
1.jpg
  天津中医药大学
  1962年,学院迁入河北区王串场真理道。
  1964年,根据河北省政府决定将原河北中医学院全部教师和图书资料并入天津中医学院。10月,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建成并开诊。 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1970年,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王串场医院改为隶属天津市河北区卫生局领导,更名为“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并入河北医学院,改称河北新医大学。
  1978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重建天津中医学院。
  197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设中医基础、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学、医史文献七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中医医院划归中医学院,改为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981年2月,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中医院重新归属学院,定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时名为天津中医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医院联合成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骨科学院。
  2014年4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首家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天津市属高校  。7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市人民医院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2015年,根据《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的通知》,学校成为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8月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双峰道校区正式清校移交。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18年4月,学校整体搬迁到静海区新校区。
  2018年7月24日,学校成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成员。
2.jpg
  天津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全系统有教职工359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5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2人获批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批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天津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7人入选二层次,22人入选三层次。2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讲座教授2人;天津市突贡专家2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5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5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177人,副高级职称者260人,中级职称者345人,初级职称者56人,未定职级1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设有12个学院、4个学部、2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覆盖6个学科门类的24个本科专业。
  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1.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1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67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总和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4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针灸推拿学 [30]  、中药学、中医学
  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中药学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灸学实验中心、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中心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型中药产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中药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康复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医信息应用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推拿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